时间:2017-08-07 来源:吉林省法学会 责任编辑:att2014
吉林省靖宇县法学会2012年5月成立以来,共发展个人会员232名、团体会员5家,设立专业研究会2个。近年来,县法学会把加强会员队伍建设、强化会员管理服务作为法学会的基础性工作抓,为会员搭平台,创新会员管理方法,丰富会员活动形式,凝聚全体会员的智慧和力量,调动会员参与法学研究和法学会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靖宇法治建设作出了贡献。
一、搭建“四大平台”,加强会员服务联系
建立会员服务平台。法学会向县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申请800平米的活动场所,建立了法学会会员之家,解决了会员活动场所问题。投入5万元,建立了心理咨询室、矛盾调解室、文化驿站、法学书吧、宣传展区,购买了文化、书法、体育用品。鼓励会员开展法学研究、法学沙龙、法律服务、公益文体等活动。将法学会会员分成不同的小组,每月开展一次会员日活动。
搭建会员联系平台。建立法学会QQ群和微信群,重要文件、通知、公告、动态等,会员都能及时看到。定期给会员寄送文件资料,通过“会员短信群发系统”及时发送法学会活动信息,成为日常联系纽带。建立会员诉求反映机制,通过QQ群、微信群,征求、听取会员对法学会工作的建议和需求,及时发现和解决会员服务管理中的问题。
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每年召开主题法学研究年会,组织会员开展各类学术活动。组织会员积极参加市、省和澳门百利宫:举办的法治论坛活动,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论文参与交流并获奖。
搭建社会宣传平台。在8个乡镇及重点村建立了宣传橱窗,介绍法学研究最新动态,刊登会员优秀作品。与靖宇电台电视台合作,每月安排会员作客电台、电视台“以案说法”“法治纵横”、“法治315”等节目,点评本地大案要案,以案说法。与宣传部联系,定期在“今日靖宇”网站新闻媒体推荐会员的研究成果,扩大会员和法学会的社会影响力。
二、建立“四大机制”,创新会员管理方法
县法学会以2017年换届和机构“三定”为契机,重新布局,规范管理,在提升整体素质和研究能力上下功夫。
规范运行机制。制定《会员管理办法》、《会员服务工作规则》、《会员信息档案管理规则》、《会员联络员职责和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实现了会员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定期召开会长办公会议,研究会员发展、重大活动安排等工作。对会员重新登记建档。法学研究课题立项、结项,优秀研究成果评选等由学术委员会研究确定。
分级管理机制。按照“统一活动,分级管理”原则,法学会建立会员电子、文字双档案,定期更新会员信息,重视会员信息档案的管理和使用。会员依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专业研究小组,建立以专业研究小组理事为骨干的会员“小家”,增强会员的归属感。
培训提质机制。2013年、2014年委托澳门百利宫:培训中心对骨干会员进行培训。2017年5月,县法学会派会员到温州鹿城法学会学习考察。各会员单位结合部门实际也积极组织会员参加业务学习。仅去年和今年,法学会会员就参加培训85人(次)。
评优激励机制。开展优秀会员评选表彰工作,培养、激励澳门百利宫的法学法律人才健康成长。2016年,根据《靖宇县法学会工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采取考评小组考评、专家评估、第三方调查相结合的办法,对会员管理服务工作进行绩效评估。评选出5个优秀学科研究小组和13名优秀会员。
三、突出“四大重点”,组织会员参与法治实践
紧贴实践组织法学研究。建立学术研究激励机制。出台《法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和《优秀法学研究成果奖励细则》,拿出一定经费,对会员的优秀成果给予奖励和资助。对重点课题和委托课题、青年课题,分别给予2000元、1000元的科研经费支持。对自选课题视学术价值给予适当奖励。围绕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的重要领域、难点环节方面的法律问题,开展重点课题招标和法学研究。3年来,共立项重点课题3项,一般课题12项,青年课题2项,自选课题8项。健全成果转化机制,制定研究成果转化办法,通过调研报告、情况分析等形式,与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及相关部门保持顺畅的沟通联系,使重要法学研究成果形成人大代表议案或政协委员提案,使澳门百利宫研究成果应用到法治实践之中。3年来,法学会会员共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8篇,省级以上刊物发表78篇。12篇论文在各级学术论坛上获奖。
围绕中心开展法治宣传。把法治宣传作为会员主动作为、服务中心的一项重要职责,变单一的法律宣传为内涵丰富的法治宣传,提升领导干部法治理念。组建政法部门会员组成的靖宇法治讲坛讲师团,实行菜单式服务,各行政机关、基层单位和专家双向选择,利用各种论坛、讲座、中心组学习等形式,以党政机关干部为重点对象,广泛进行宣讲。组织县级层面报告会3场、其他报告会27场,2800多名干部群众受到教育。挑选优秀会员,组建13个平安法治“普讲帮扶”小组,深入全县乡镇(街道)、村居实地调研27场次,召开座谈会59场次,普讲140多场次,将平安法治建设的规范、要求传达到基层。以社会宣传为载体,提升群众法治意识。县法学会和综治办、司法局联合开展法治惠民系列活动,组织会员开展“法律六进”、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等活动,先后举办法治书画摄影展、法治文化下乡、法治图书阅读、学法达人赛等法治文化活动,扩大法治靖宇影响。
关注民生优化法律服务。建立有15名法学法律人才组成的专家库,邀请专家学者参加面向社会的重大宣讲、咨询、论证、诉讼等法律服务活动,与县委办、政府法制办协作,资源共享,承担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重大决策咨询、法律风险评估等工作。靖宇董氏姐妹因拆迁问题多年上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邀请长春大成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就该案涉及的法律政策进行论证。县政府虚心听取专家意见,及时调整相关政策,有效化解了纠纷。县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小组建立有19人组成的企业总法律顾问团,50多名会员做140余家小微企业的法律顾问。今年,为策应“脱贫攻坚”国家发展战略,满足靖宇涉农的法律服务需求,县法学会、县律协联合成立“精准扶贫”法律服务小组,为农民创收脱贫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突出“问题导向”,组织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以及基层政法部门的理论和实务方面的专家,成立专家咨询服务小组,从高等院校、司法机关、执法部门邀请一批专家,定期为群众解答疑难法律问题。
做好后勤保障。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后勤保障服务站,使会员在参加各项活动前能轻松无忧,在活动中能感到温馨如家,让会员们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有一个放松交流的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