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1-08 来源:潍坊市法学会 责任编辑:elite
今年以来,为充分发挥法学会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的积极作用,山东省潍坊市法学会出台了《关于法学会参与化解进京非访及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处置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法学会参与化解进京非访及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处置工作的意义任务原则、运行模式和工作方法及组织领导等,深入开展化解进京非访及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处置工作,效果良好。
一、加强机构建设,夯实组织保障。潍坊市委政法委、潍坊市法学会大力推进县级法学会建设,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强化督导、抓好落实。各县(市、区)经常委会研究同意,以“两办”名义下发成立法学会通知,再由编制部门跟进工作,明确机构编制等事宜,切实做到了县级法学会“有机构、有编制、有经费、有办公场所”的“四有”目标。截止9月底,全市12个县(市、区)全部成立法学会,实现了县级法学会建设全覆盖,初步形成了以市法学会为纽带,县级法学会为基础,专业研究会为依托,法学法律工作者积极参与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格局,为法学会参与化解进京非访及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处置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出台实施方案,完善工作制度。各县(市、区)法学会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出台了相关实施方案和办法,确保法学会参与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工作规范运行。青州市、临朐县等地出台了《关于法学会参与化解进京非访及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处置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法学会参与信访案件的范围、基本原则、方式方法、工作流程、工作联系制度、意见建议办理反馈制度以及监督管理机制等内容。高密市出台了《关于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意义、原则、程序、权利及义务做出明确规定。昌邑市健全完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律师库,采取由法学会向信访人推荐律师或信访人在律师库中自愿选择律师的方式,听取当事人意见,组成案件评查组对涉法涉诉案件进行评析,提出法律意见和办理建议。
三、加强法治宣传,营造法治氛围。全市各级法学会组织协调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团体会员单位和法学工作者、律师等,送法“进社区”、“赶大集”、“进工地”、“进市场”、“进校园”,重点对涉及社区居民群众密切相关的依法征收拆迁、交通安全、应急管理反恐处突、打霸治痞社会治安、防范处置集资诈骗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普法宣传。组织律师及政法部门精干力量定期开展 “法治宣讲”、“上门送法”等系列活动,举办法治讲座、接待群众咨询、收集落实意见建议,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依法合理维护自身权益。依托“社区法律服务诊所”,通过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的方式,选派执业律师担任社区法律顾问,每周定期到工作室现场办公,参与村居重大事项决策、解答群众法律咨询、调处村居复杂矛盾纠纷等,引导群众依据法定程序表达诉求,通过法律程序来解决矛盾和纠纷,努力解决信访不信法、信闹不信法、信钱不信法、信权不信法的问题,有效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四、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指导。市法学会充分发挥法学法律人才资源荟萃、覆盖面广的优势,积极动员具有业务专长、有群众威信的律师会员参与进京非访及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处置工作,逐步形成以律师、法律事务骨干人员等法律服务人员为主、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解工作格局。主动与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等单位沟通联系,做好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依法处理工作,如需要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负责及时向司法机关提出需求。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化解进京非访及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处置工作提供必要的场地和设施,对律师阅卷、咨询了解案情等合理要求提供帮助,对提出的处理建议认真研究,及时反馈意见;对确有错误或瑕疵的案件,及时导入法律程序予以解决。组织资深律师、政法业务骨干及相关责任单位对新发案件、无实质进展案件进行评查分析,从法律、政策、程序等方面,逐项进行评查分析,形成评查意见、评查结论和解决方案,提升了信访案件化解质效。截至10月底,全市律师会员共参与信访接访案件1440余件,协同依法化解360多起矛盾纠纷,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6000多人次,开展法治宣传130余场次,成功化解矛盾纠纷及涉法涉诉信访案件100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