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系统:
用户名: 密码:
2025年09月14日 星期日
2025年09月14日 星期日
位置: 首页 》百利宫娱乐场 》综合报道
宁德柘荣县法学会参与打造“小板凳”宣讲队 让“小载体”宣讲“大道理”

时间:2016-11-01   来源:宁德市法学会  责任编辑:syx

? ? ? ? 柘荣县是福建省地域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山区小县,普遍存在对象众多、居住分散,场地有限、不易集中等问题。为有效开展普法宣传,拉近传者与受者距离,柘荣县法学会结合当地特色,参与组建“小板凳”普法宣讲队,以“小载体”宣讲“大道理”,这种贴基层、接地气的普法方式,让“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达到帮助广大居民群众解除困惑,化解矛盾、稳定情绪、平衡心态的成效,受到了群众一致好评。近年来,累计开展小板凳普法宣讲2000多场次,受教育人数达10万多人次,宣讲队普法宣讲特别节目相继在省、市电视台播出。

? ? ? ? 注重宣讲主体“社会化”,与群众贴得紧、讲得透。柘荣县作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民间人才空前活跃。盘活整合各种人才资源组成百人宣讲队伍,当中有法律专业大学生,有大学生“村官”,有离退休干部,有律师、法官和其他法律服务人员,还有活跃在基层的文艺工作者,其中年龄最大的65岁,最小的20出头。目前,我县已先后建立了9支乡镇小板凳普法宣讲队和1支县直机关小板凳宣讲队,已入库的宣讲员达到223人。

? ? ? ? 注重宣讲内容“通俗化”,让群众坐得住、愿意听。柘荣县小板凳普法宣讲队本着“基层群众需要什么就讲什么,群众关心什么就讲什么”的原则,尽量变“书本语言”为“群众语言”。通过以法律知识为主线,利用普通话和柘荣评话将宣讲内容通俗化,让群众听得懂,记得牢。柘荣县楮坪乡小板凳普法宣讲队编辑“平安三字经”快板词:“朋友们,大家看,人人参,防治安。三字经,记心间,有危险,先报案…”快板词朗朗上口,宣讲队在15个村进行宣讲,现在在乡村路间,经常可以听到群众包括小孩传诵这些快板词,使安全法律知识融入群众生活,深入群众内心。

? ? ? ? 注重宣讲场地“微型化”,让群众方便聚、聚得齐。柘荣县小板凳普法宣讲队进村入户开展活动没有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农家社区小院、祠堂凉亭、桥头村口、田间地头都被开辟成普法宣讲的“微场地”。人群聚集处就是小板凳宣讲的好场所,听众少则十几人,多则上百人。宣讲队利用“3.8”妇女节、“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5.1”劳动节、“12.4”宪法宣传日等各类宣传日,农忙时节、茶余饭后等时候,突破时间和场地的限制,使小板凳普法宣讲工作融入群众生活,让法治理念植入群众心田。

? ? ? ? 注重宣讲形式“特色化”,使群众记得牢、用得上。柘荣小板凳普法宣讲队在宣讲形式上打破了传统以讲座报告、解读宣传小册为主的模式,开展“千人百场”宣讲活动,充分利用当地特色文化资源,把安全生产、劳动者权益保障、防邪反邪等法律知识,采取形式活泼的剪纸图说、马仙故事、评讲变脸、布袋戏、提线木偶、灯谜竞猜等民间展演方式,运用评书快板、说唱歌谣、方言韵白、小品相声、独角戏等形式,各展“绝活”,而且发挥现场互动作用,既有“讲解”,又有“答疑”,通俗易懂,方便易行效果好。寓法制宣传教育于文艺娱乐中,使普法宣传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 ? ? ? 注重宣讲机制“常态化”,为群众解疑惑、排忧难。柘荣县小板凳普法宣讲队积极推进宣讲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每个阶段围绕一个法制宣传主题,菜单式选题,让群众“点播”,做到群众在哪里讲堂就在哪里,人群集聚场所都是讲堂。柘荣县还组建了小板凳普法宣讲队指导小组,建立乡村宣讲队员库,组织骨干集中进行法律教育培训,指导编写提纲和内容,召开现场观摩交流会相互学习交流,建立宣讲情况信息采集制度,强化宣讲效果评估考核激励机制,形成了较为有效的宣讲新机制,为群众排忧解惑,传播正能量。

全文
搜索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
微博

关注官方微博

网络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