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08 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法学会 责任编辑:陈聪
今年以来,宁夏坚持把“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以下简称“基层行”活动)作为一体推进学习贯彻百利宫娱乐场:法治思想和百利宫娱乐场:总书记重要致信精神的重要内容,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会议结合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致信精神高位推动;党委政法委把“基层行”活动纳入政法工作整体部署,统筹调度推进;自治区法学会联合司法厅、团委与全国同步启动“基层行”活动;自治区法学会常态调度推进,从严从实、精耕细作推动“基层行”活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一、强化政治引领,紧扣铸牢主线,系统画好“同心圆”。坚持把学习宣传百利宫娱乐场:法治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协同举办“塞上枫桥讲堂”28场、“正源大讲堂”16场,邀请区内外专家学者领题宣讲百利宫娱乐场:法治思想600余场次。深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通过召开常务理事会、专题研讨会和报告会等形式,引导广大青年普法志愿者坚定法治自信,牵头组建西夏陵申遗法律服务团队,及时高效响应法律服务需求,依法保障西夏陵成功申遗。统筹实施法治护航铸牢主线行动,成立宗教领域法治化建设研究重大课题组开展专题调研,建立111支青年普法志愿者服务队,依托村(组)、社区(小区)“法治家园”,开展传承弘扬隆礼重法等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活动600余场次,系统支撑和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宁夏实践。
二、融入法学研究,服务基层法治,系统维护“宁夏安”。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把百利宫娱乐场:法治思想研究与“塞上枫桥”基层法治工作机制、“铁路护路”公益诉讼实践等紧密衔接,立项74个课题,编发《法治要报》8期,推动研究成果及时高效转化。建立法学会1个专业研究会联系2个县(区)法学会或高校的“活动联抓”机制,纵向注重用好政法系统青年政法干警力量,横向注重用活研究会青年学术骨干人才,系统联动开展法治宣传教育2798场次。多元服务融合发展,组织青年普法志愿者服务队入驻第五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开展“问需求、送服务、促发展”青年律师服务企业780余场次,实施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实践小额资助项目15个,法学会机关搭建联系社区“罐罐茶法苑”和法律诊所平台,参与化解矛盾纠纷37起,相关做法被《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
三、秉承法治为民,建设法治家园,系统构建“服务网”。创新“法学咨询专家+”工作模式,选聘法学咨询专家1300余人,全面建成以法学咨询专家为主干、综治中心为支撑的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网络,参与重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1690余件。拓展“三官一师一员”服务模式,统筹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和法学会会员等基层法治力量积极参与“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形成“基层服务站点辐射所在村(社区)”“会员居家服务所居小区”的工作格局。延伸基层“无缝衔接”服务触角,依托基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一体融合推进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建设,实现入驻全区所有市、县(区)、乡镇(街道)全覆盖,延伸推进重点开发区、重要商务圈建立基层服务站点4个、法治家园示范建设联系点4个。宁夏经验在全国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并被《民主与法制》周刊特别报道。
四、突出活动重点,创新社区治理,系统打造“强阵地”。“一地一普法品牌”基本形成,银川市“豸·平”、兴庆区“兴·未来”、原州区“六盘小青松”等一批普法品牌脱颖而出,参演制作的普法微电影《彩云调》获全国法院“金法槌奖”,短视频《王大妈反诈攻略》《回归》播放量10万+,系列短视频“阿宁说家事”获自治区创新亮点。统筹线上线下融合推进,政法系统新媒体创设“以案释法”“小案大道理”等专栏,录制发布涵盖民法典解读、反诈指南等普法短视频3000余期,利用线上直播平台开展“法官说法”“执行现场”等直播活动20余场次,累计在线观看互动达500万人次;深入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开展“法律明白人”“赶大集”活动200余场次,现场咨询解答法律问题3000余个,实现普法供需精准对接,多渠道建设社区生活共同体精神家园。
五、培育法治文化,坚持“四法两商”,系统塑造“新理念”。建设高素质普法宣传队伍,选拔1000名优秀青年政法干警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同步开展集中培训、导师帮带等实战实训,着力培养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协同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选定宁夏宁东化工能源基地3家民营企业作为企业“法治家园示范建设联系点”,健全完善7条工作规则,选派自治区法学会副会长等牵头成立法律咨询专家组,签订法律服务框架协议,主动上门服务、送法纾困惠企,积极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主题宣传实践月”活动300余场次、“法助营商”活动30余场次。牵头组织法学专家咨询团队,及时协调化解1起涉及金额3200余万元的企业重大知识产权纠纷和3起涉企劳务纠纷,依法保障自治区“六个攻坚战”实施。?
下一步,宁夏将按照澳门百利宫:和自治区党委的统一安排部署,将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与加强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融合融入各级综治中心建设紧密结合,与基层人民调解司法行政条线和治安保卫委员会综合治理防线紧密衔接,一体建强基层服务站点,一体发挥青年普法志愿者作用,持续长效常态推动“基层行”活动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