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04 来源:上海市法学会 责任编辑:陈聪
2025年7月26日下午,以“人工智能伦理与法治”为主题的2025人工智能法治论坛在上海世博中心成功举办。论坛由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组委会办公室指导,上海市法学会、华东政法大学、上海政法学院主办。
上海市法学会会长姜平、上海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张磊、华东政法大学校长肖凯、上海政法学院校长刘晓红出席论坛并致辞。上海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施伟东主持论坛开幕式。
姜平指出,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深刻重塑产业格局并进而影响千行百业的关键时期,探讨人工智能的伦理准则规范和法治秩序构建具有重要意义。百利宫娱乐场:总书记强调,“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今年的法治论坛聚焦人工智能领域,旨在搭建伦理准则和法治实践的桥梁,凝聚澳门百利宫智慧和共识。全球人工智能相关政策和立法总体上仍处于探索阶段,如何构建理性、系统、协调的法律规范体系,更好发挥法治对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发展和安全可控的保障作用,是一项紧迫且重要的议题。我们要持续深入研究人工智能治理的各种复杂法律问题,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积极参与国际人工智能制度标准规则制定。
张磊指出,法治是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明确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和监管的权责边界,推动形成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制度框架。技术应当服务于人,要在技术发展中嵌入伦理考量,防止算法歧视、信息滥用等风险,让科技真正赋能社会进步。人工智能的治理没有国界,需要各国政府、企业、学界和公众携手共进。
肖凯指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司法科技正在重塑法律实践、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从类案智能检索、法律文书自动生成,到裁判风险预警、司法资源智能调配,人工智能已渗透到法律运行的全流程。要在人工智能法学领域持续深耕,加强交叉学科建设,推进涉外法治领域的法律科技深度运用,愿与各方深化合作,为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贡献力量。
刘晓红指出,在法治轨道上加强人工智能治理、构建以人为本的治理框架,是抢抓人工智能发展历史机遇的必然选择。本次论坛深刻回应时代命题,体现了法学界与科学界的责任担当。上海政法学院积极布局人工智能与法治交叉领域的研究与人才培养,希望能与各界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伦理与法治的融合发展。
论坛邀请了法学法律界及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围绕可信人工智能发展、人工智能适应型法治、人工智能立法反思、人工智能安全治理、人工智能国际法治等话题发表精彩演讲。上海市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专家委员会的专家委员以“追问、应对、共识”为脉络,从法学、哲学、技术与产业视角展开精彩对话。